农业物联网存在的难题及解决措施
如今,“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放下农具,用手机、电脑与农作物进行“交流”,控制灌溉、施肥等流程。新型农业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为传统农业生产带来巨大变革。
在经过几年的摸索运用后,一些农业企业和合作社认为农业物联网技术确实节省人力成本,值得继续投入。而有些则认为,农业物联网项目投入费用大,技术和人才缺乏,然后选择弃之不用。
对于农业物联网技术,到底该不该用?在推广的过程中存在哪些不足?
我国农业物联网面临巨大需求
我国虽是农业大国,但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科技含量不高。而且近年来又出现农田环境污染等新问题,已威胁到粮食安全。
目前提倡的现代农业精细化生产与物联网技术结合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希望借助物联网技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经过梳理,农业生产领域的物联网应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监测
实现对资源与环境的实时监测、科学调配、统一管理。
一是通过集成各种传感器技术,对农用地类型、等级质量指标以及农业水资源水文与水质等关键指标进行自动监测,实现农用地和水资源数量、等级、质量一体化的快速监测与管理。
二是通过集成各类生态环境感知技术,对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对危害农作物生长的空气污染指标实现动态监测,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精细农业生产管理
一是实现粮食作物精耕细作,包括远程病虫害诊断、远程施肥、灌溉、施药、智能测产、农机智能指挥调度、农资物流智能配送等。
二是实现畜禽水产健康养殖,包括自动饲喂、自动管理、自动监控,优化饲料转换率,完善良种繁育体系,提高养殖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以及疾病防治能力。
三是实现精细设施农业,实现设施环境监控,提高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
四是实现果园精细化管理,实现水、肥、药的精量控制和病虫危害行为的预防,提高果品品质和产量。
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
通过对农畜产品(如肉、禽、蔬菜、奶制品、海鲜等)进行标识,实现从生产、加工、运输到销售等全流程的可追溯、数据共享与透明管理,保障质量安全,扩大农产品销售。
除用于农业生产领域以外,物联网技术还与新农村建设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的需求相结合。如通过加强对农民居住生态环境的监控,对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做到提前预警,使广大农民群众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生活便利。
全国咨询热线:
500308百万文字论坛-500505百万文字论坛综合资料-500308百万文字论文网站-798790百万文字论坛评测-780790百万文字论坛红字198-3923-1888
售中电话:19839259618
售后电话:19839259661
q q 客 服:2075780450
微 信:19839231888
邮 箱:2075780450@qq.com
地 址:河南省鹤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